回顾即将过去的2015年,移动智能终端领域是整个ICT产业创新当仁不让的先锋。这一年,移动智能终端领域有哪些创新亮点?未来将可能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创新与产业联盟联手打造的2015年智能终端“墨提斯奖”揭晓前夕,记者独家采访了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所所长王志勤,她认为,在全球移动智能终端领域,“中国军团”的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可穿戴设备、芯片、操作系统将从 移动互联 网时代人人互联走向物联网的物物互联;而除了技术的硬性指标,智能终端也开始加强软实力的建设。
国产品牌发力中高端市场
“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市场在经历了发展的顶峰后,开始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王志勤首先对做出冷静客观的判断。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智能终端出货量的年增长率为46%,2014年这一数字为25.9%,她预测,今年的增长率应该会略高于去年。对于该趋势,王志勤认为是全球移动用户数增长日趋放缓,个人用户需求接近饱和。但是,她强调:“这个市场毕竟拥有14亿的规模,总体价值非常可观。”
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所所长王志勤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在全球智能终端领域表现抢眼。王志勤指出:“全球80%的智能终端在中国生产,从对整个产业发展来看,我国已经具备相当大的影响力。”
市场调研公司TrendForce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华为、小米、联想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第三、四、五位。“近年来,国产只能终端的上升势头迅猛,”王志勤表示,“不仅在出货量方面,在市场定位和品牌打造方面,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已经一改昔日低端的形象,在中高端市场站住脚跟。”
可穿戴设备延伸至物联网
“今年可以明显感受到,在移动智能终端领域里,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是两大热门。”王志勤进一步表示,在智能家居领域,家电、手机企业都在发力,三星、TCL、小米等也推出了家居类的产品,通过的产品对家电领域的覆盖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可穿戴设备产业链开始转型,整个产业中,移动互联网中人的连接和物联网中物的连接的交叠市场多了起来。
“但是,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还是比当初的预期低了一些。”对于原因,王志勤认为主要在于标准互联互通的瓶颈和用户体验的改善。
“从全球来看,一方面,可穿戴设备在互联互通方面仍是多阵营并存,标准比较混乱,设备间的互通性比较差;另一方面,该领域企业,比如三星、小米等都在垂直化发展其产业链,对标准化又有着较高的诉求。”对于产业发展的矛盾,王志勤介绍说,现在国内也看到了这个问题,成立了标准化的组织去推进互联互通的工作,比如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创新与产业联盟就在协议、标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尽力帮助企业突破这方面的瓶颈。
传真:0755 - 2799 6625
投诉:133-2299-1235
邮箱:sale@inmi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