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维云网白色家电事业部研究总监裴东敏对记者表示:“新冠病毒耐低温,只是相比于常温,低温环境下病毒活力会下降,所以本质上来说,冷链尚起不到‘消杀’新冠的作用的。另外,目前可投放使用的商用冷链基本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而新冠病毒频频通过冷冻食品传播的根源不在于制冷产业的隐患。但制冷产业对于病毒进入家庭可以形成防线,这一现象也再次提醒了消费者,冰箱不是‘保险箱’,强化了消费者冰箱内部环境的清洁的关注度,对冰箱、冷柜的保鲜、抑菌等功能的认可。”
标准执行有待到位
监管力度仍需加强
“目前很多家电企业在冰箱冰柜产品中也都配置了杀菌、净味、去农残等功能,但对于新冠病毒是否有用尚不确定。目前已经有一些智能冰箱产品利用RFID等物联网技术,可以做到食材的溯源,这对于食材的健康管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未来应该普及。”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告诉记者。
目前,关于电冰箱抗菌、除菌,我国有强制性国家标准GB21551.4-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电冰箱的特殊要求》等,相关标准已经实施10年,因此,我国电冰箱在除菌、抗菌方面的质量属于国际领先地位。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健康家电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鲁建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产品在电冰箱的抗菌、除菌方面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的,不排除有些企业以次充好,在执行标准方面的主动性也千差万别。特别是近期开始的国家监督抽查,并没有将抗菌、除菌列入抽查项目之列,因此,一些企业还是觉得有机可乘,夸大宣传具有除菌、消毒能力。”
由于国家级监督抽查没有该项目的检验,因此,不能全部了解全部产品的质量水平,在此,国内多位专家也提醒相关部门加大对该项目的监督力度,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疫情的暴发,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意识,特别是对产品的除菌、消毒能力格外重视。制冷设备生产企业在积极设计、制造具备高水平除菌、消毒能力的产品。特别是近期冷冻食品出现的新冠病毒案例,这无疑是为产品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今后企业除菌、消毒设计、制造的重点将从冷藏室,转向冷冻室,这也将为整个产品产业链增加无菌操作要求。
鲁建国认为:“面对疫情,一些企业积极提高技术水平,加大除菌、消毒能力,产品具备除菌消毒能力,但需要通过检验证明。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已经提出相关标准的修订申请,并也会将加入杀灭病毒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因此,本次疫情对电冰箱在除菌、消毒能力方面技术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也有些企业乘机虚假宣传,通过夸大除菌消毒能力取得竞争优势,在此,提醒消费者具备上述能力的电冰箱,一定要购买通过GB21551.1GB21551.4国家标准检验合格,否则可能不具备除菌能力,不能购买。”
传真:0755 - 2799 6625
投诉:133-2299-1235
邮箱:sale@inmiga.com